科技金融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持续优化承销机构队伍建设 助力构建多层次债券市场】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相关指导精神,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以下简称“交易商协会”)持续优化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业务相关会员首次评价制度机制,组织市场成员研究推出科技创新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业务资格(以下简称“科创类产品专项主承销商”),并开展了2024年首次评价工作。 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推出科创类产品专项主承销资格 为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进一步发挥债券市场助力科技型企业做优做强的重要作用,交易商协会组织市场成员研究推出科创类产品专项主承销商资格。相关评价标准充分考虑科创业务属性,重点考察金融机构为科创类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覆盖广度,以及通过各类金融工具服务科创类企业融资的能力,有效为科技型企业直接融资提供更充分的中介服务。 定期开展首次评价,引入各类承销机构27家 根据《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业务相关会员市场评价规则》(以下简称《市场评价规则》)等自律规则,自2023年起,交易商协会定期开展首次评价工作,引导承销机构队伍建设的长期稳定预期。2024年11月15日,交易商协会公告启动2024年首次评价相关工作。根据市场评价结果,共新增一般主承销商8家、科创类产品专项主承销商4家、承销商15家,有力推动银行间债券市场承销机构队伍高质量建设。 完善“有进有出”的承销机构动态管理,优化退出机制 在持续引入承销机构的同时,交易商协会不断优化完善“有进有出”“奖优罚劣”的承销机构动态管理机制,在2024年10月28日修订发布的《市场评价规则》中,进一步明确承销机构退出机制设计,让长期展业不积极、合规性较差的机构及时退出,提升承销机构整体执业能力,实现承销机构队伍的动态调整。 下一步,交易商协会将持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的有关决策部署,进一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并不断根据市场需要,健全市场评价制度框架和工作机制,定期开展市场评价,助力构建多层次债券市场。
时间:2024-12-30 19:40:25 市场: 综合
【河南:设立总规模30亿元的省级天使投资母基金,推动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加速流动】 12月30日消息,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提出,大力发展现代金融服务。鼓励引入外商独资银行,吸引各类金融机构在豫设立区域总部及业务总部、后援中心、结算中心,促进天使风投创投基金集聚,大力引进保险金融资本。设立总规模30亿元的省级天使投资母基金,推动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加速流动,鼓励有条件的银行机构规范建设科技金融专业或特色分支机构。鼓励各地制定支持绿色金融发展政策,引导金融资源绿色化配置,支持信阳、南阳申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时间:2024-12-30 18:52:27 市场: A股 综合
【央行: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4)》。报告认为,2023年,面对异常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国有效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圆满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经济总体恢复向好,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夯实。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1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稳定,金融体系总体稳健运行。展望未来,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改变。金融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增强外汇市场韧性,稳定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更好支持高质量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健全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强化风险源头防控和监测预警,实现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健全权责一致、激励约束相容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金融风险处置成本分担机制。扩大存款保险基金及其他行业保障基金、金融稳定保障基金资金积累,发挥行业保障基金市场化、法治化处置平台作用,强化存款保险专业化风险处置职能。稳妥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时间:2024-12-27 20:54:43 市场: A股
【陈洪武:把中国技术体系赋能到海外,是科技类企业避免“内卷”的重要方向】 国科嘉和总经理、执行合伙人陈洪武在2024中国科技金融大会上表示,随着中国科技不断突破创新,未来中国的科技产业发展,一定要去占领全球的市场,参与全球竞争。“坦率来讲,以前我们大量的企业遵循的都是其他国家的技术体系和技术标准。而新的时代里,怎么更好地把中国的标准输出去,把中国的技术体系赋能到海外,对于中国科技类型的企业来讲,既是现实需求,也是未来避免‘内卷’最重要的方向。”(睿见)
时间:2024-12-25 18:49:35 市场: 综合
【余剑:目前已基本实现银企融资对接“全覆盖”,累计签约贷款金额超4000亿元】 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余剑在2024中国科技金融大会上表示,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其他部门创设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政策工具。今年4月,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引导加大对中小科技企业首贷、重点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的金融支持。截至目前,有关部门推送的清单内企业和项目已基本实现银企融资对接“全覆盖”,累计签约贷款金额超4000亿元。(睿见)
时间:2024-12-25 18:49:10 市场: 综合
【周延礼:保险经营管理离不开数据,数据是“水”、保险是“鱼”】 原中国保监会党委副书记、副主席周延礼在2024中国科技金融大会上提到,保险经营管理离不开数据,数据采集、数据价值挖掘是保险产品开发和提供服务的资源所在。“对于保险定价来讲,数据是‘水’ 、保险是‘鱼’ , 保险离不开数据,数据已成为保险的重要资产。”(睿见)
时间:2024-12-25 18:32:22 市场: 综合
【恒丰银行房毅:截至三季度末,恒丰银行资产规模破1.5万亿】 2024中国科技金融大会于12月2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主题为“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恒丰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房毅表示,截至3季度末,恒丰银行资产规模突破1.5万亿元,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逆势“双增长”,不良贷款率连续23个季度下降,逐步迈向了高质量发展的全新阶段。(睿见)
时间:2024-12-25 16:56:12 市场: 综合
【陈洪武:投资领域高度聚焦科技创新,造成很多相关领域企业估值泡沫严重】 国科嘉和总经理、执行合伙人陈洪武在2024中国科技金融大会上提到,投资领域高度聚焦科技创新,造成很多相关领域的企业估值泡沫严重,因为都在大量资源抢夺优质项目。反过来市场也比较谨慎,所以就会造成一个状况,热门行业的项目估值高、大家抢,但是大量其他科技类型的企业没有得到资源。另外是IPO的门槛越来越高,使得项目通过IPO退出越来越难。(睿见)
时间:2024-12-25 15:44:30 市场: 综合
【专家:金融体系需适应性调整,发展科技金融和多层次资本市场,满足科技创新融资需求】 如何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释放出怎样的信号?在近日于北京举行的第二十七次全国发展改革系统研究院(所)长会上,专家学者围绕社会关切共话当前经济形势,展望明年经济发展。展望202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九项重点任务,其中包括“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认为,要因地制宜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疏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同时,金融体系需适应性调整,发展科技金融和多层次资本市场,满足科技创新融资需求。 (新华社)
时间:2024-12-22 19:53:47 市场: A股
【尚福林: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创新潜力巨大】 12月21日,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理事长、原银监会主席、证监会原主席尚福林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4年会上表示,“金融科技正在改变金融行业的生态格局。”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方面创新潜力巨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尚福林认为,这凸显了创新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在金融领域,大数据技术帮助金融机构更精准地评估客户信用风险,降低信息不对称。人工智能从风险评估、智能投顾到交易策略优化,应用潜力广阔。(证券时报)
时间:2024-12-21 20:43:45 市场: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