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
【东吴证券:资负共振驱动保险业绩高增 维持行业“增持”评级】 东吴证券发布研报称,保险负债端、资产端均有改善机会,低估值+低持仓,攻守兼备。1)该行认为市场储蓄需求依然旺盛,同时在监管持续引导和险企主动性转型下,负债成本有望逐步下降,利差损压力将有所缓解。2)近期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升至1.81%左右,该行预计,未来伴随国内经济复苏,长端利率若继续修复上行,则保险公司新增固收类投资收益率压力将有所缓解。3)当前公募基金对保险股持仓仍处于低位,估值对负面因素反应较为充分。2025年3月31日保险板块估值0.52-0.77倍2025EP/EV,处于历史低位,行业维持“增持”评级。
时间:2025-04-02 12:25:53 市场: A股 综合
【债市波动挑战净值稳定 银行理财加快布局衍生品工具】 春节以来,债券市场持续震荡,固收类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加剧,促使银行理财机构将目光投向利率衍生品,寻求新的风险对冲工具。尽管面临牌照、系统、人员等方面的现实挑战,但在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银行理财机构正加快参与衍生品市场的步伐,探索更加稳健的利率风险管理路径。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有望在近期获得相关交易资格。(上证报)
时间:2025-04-02 03:50:00 市场: A股
【招商基金固收老将卸任全部产品,公募行业年内基金经理离任人数已超90人】 招商基金固收老将马龙卸任旗下所有产品,其在管规模曾超875亿元。4月1日,招商基金公告称,马龙卸任招商安心收益债券的基金经理一职,离任原因为“另有任用”,后续该基金将由基金经理王梓林来接任。对此,招商基金表示,马龙因工作安排离任招商产业债、招商安心收益基金经理,目前仍履职招商基金首席固定收益投资官。2024年下半年以来,马龙已陆续卸任招商产业、招商添瑞1年定开债、招商添裕纯债、招商添福1年定开等9只产品。至此,马龙旗下已无任何在管基金。整体来看,据Wind数据统计,年初至今公募基金行业共有93位基金经理离任,已超去年同期的74人。(澎湃新闻)
时间:2025-04-01 20:09:11 市场: A股
【又一位固收“老将”卸任所有产品,其管理规模曾达到876亿元】 今日,招商基金公告称,马龙离任招商安心收益债券的基金经理。记者注意到,这是马龙最后一只卸任的公募产品。去年下半年以来,马龙已陆续卸任管理产品的基金经理。数据显示,马龙担任基金经理的时间超过11年,在去年半年末时管理规模曾达到876亿元,虽然离任原因上是“另有任用”,不过后续很可能将离职。(每经)
时间:2025-04-01 12:16:54 市场: A股
【中国人寿:2024年权益净加仓超1000亿元】 在27日举行的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中国人寿副总裁刘晖介绍公司2024年投资业绩提升时表示,公司持续夯实固收底仓,配置超长期利率债、高等级信用债超过9000亿元。同时,积极布局权益投资,公司前瞻性地抢抓市场机遇,加大了投资力度,全年净加仓超过1000亿元,权益投资收益同比大幅提升。数据显示,中国人寿2024年实现总投资收益3082.51亿元,创新高;总投资收益率达5.5%,2023年为2.57%。
时间:2025-03-27 11:29:06 市场: A股 综合
【PIMCO:环境不确定性凸显60/40投资策略价值,中国科技股将迎头赶上】 品浩(PIMCO)的董事总经理兼投资组合经理布朗尼(Erin Browne)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进入2025年,唯一能确定的是不确定性,这也反映在我们的周期展望中,即全球经济和市场将面临摩擦增加、分化加剧的局面。我们正处于一个过渡时期,美国正从民主党领导的政府过渡到共和党执政的政府,从货币政策足以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驱动力过渡到财政和政府其他政策将发挥越来越大作用的时期。此外,我们会看到疫情后逐渐被控制住的波动性,在未来一年和几年又将重新加剧。 在此环境下,品浩重新强调传统的60/40投资策略的重要性,即固收类产品的投资吸引力将得到凸显。此外,品浩也承认黄金在该策略之余,多元化投资的价值。 在DeepSeek推出成本更低的AI大模型后,全球投资者重新评估中国科技企业应用AI的潜力,中国股市以及科技股也因此受到全球投资者青睐。”(第一财经)
时间:2025-03-26 15:40:53 市场: A股 综合 美股
【MLF利率政策属性淡出 不同银行中标利率将有所差异 利率市场化再进一步】 央行自3月起调整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方式,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华源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廖志明指出,不同银行的中标利率将有所差异,本月中标利率最低可能达到1.9%。业内认为,这一调整将使MLF更加市场化,或对银行融资成本带来一定影响。(第一财经)
时间:2025-03-25 15:53:20 市场: A股
【基金公司扎堆调整业绩基准,窄基指数受青睐】 近日,多家基金公司对旗下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进行调整,涉及固收类、权益类及FOF产品。此轮调整主要将宽基指数转向更细分的窄基指数,例如沪深300指数被替换为中证TMT产业主题指数等。业内人士表示,这一调整与当前科技股行情火爆以及全球降息周期下成长股更具吸引力有关,同时反映基金投资策略和风格的变化。(每经)
时间:2025-03-25 15:28:21 市场: A股
【“强赎潮”涌现 可转债市场迈入“价值+成长”共振期】 2025年以来,可转债市场在“强赎潮”推动下存量规模明显缩减。市场人士认为,叠加财报季临近,中小盘可转债或面临阶段性波动压力。不过,随着机构资金持续布局、红利与AI成长双主线并进,结构性机会正在显现。业内人士认为,在“固收+”策略持续走强的背景下,投资者可关注高评级、大盘低估值及科技成长类可转债,把握调整期中的中长期配置良机。(上证报)
时间:2025-03-24 02:51:22 市场: A股 综合
【一举三得 “固收+港股”策略“满弓”出击】 2025开年以来港股市场表现活跃,主要指数涨势喜人。公募机构对港股的关注度显著提升,不仅主动权益类基金、QDII基金积极布局港股,一些“固收+”基金也大举配置港股,向港股市场要收益。数据显示,多只“固收+”基金对港股的持仓接近了合同规定的港股投资比例上限,得益于“纯债资产打底”“港股红利防御”和“科技龙头增厚”的三重配置优势,这些“固收+”基金近期普遍取得了不错的业绩。(中证报)
时间:2025-03-21 06:52:05 市场: 综合